迈克·马龙在距离常规赛还剩3场的时候下课了。
在我动笔开始写这篇推送之前,我重新扫了一遍自己所能找到的所有相关消息,没有一条能真正解释我对这件事的疑惑。但我已经不再对此感到莫名,因为在短短三个月里,这已经是第二次发生这种事了。
俗话说得好,一回生二回熟。当卢卡·东契奇刚刚被交易的时候,我坚信后面一定有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无法摆在台面上,而随着时间推移,真相逐渐浮出水面,我们终于明白,其实根本没有那种秘密,无非就是一名自我感觉良好的愚昧总经理说服不懂球的老板,做出了一个荒谬的决策而已,这事儿很离谱,但它就是发生了。
世界就是一个巨大的草台班子。生活不是一本高水准的推理小说,不是每件事背后都有它严丝合缝的逻辑和道理,想必关注国际形势的老铁们最近都应该对此有相同的感触。
在解雇马龙之后,掘金老板约什·克伦克发表了一个简短的表态视频,我们可以读出一些他的想法。
“在不同的时间点,球队中有一些趋势让我很担忧,但在职业体育的世界里,胜利可以掩盖很多事情。在全明星之前我们八连胜,在那之后我们11胜13负,最近还遭遇了四连败,我感觉我们这个赛季可能不会走很远,所以我综合考虑之后,解雇马龙是我们想尽量助推本赛季的方式。”
翻译:可见克伦克想炒马龙不是一天两天了。即便是之前掘金战绩不错的时候,他对球队的状况也不是特别满意。只是那时候没有解雇马龙的理由。所以一看到最近的战绩不好,他就下手了。
“我觉得我们仍有潜力没能发挥,我认为掘金队的实力远超过目前所取得的成绩。我完全相信我们的助理教练们能当好球队的主教练,也许他们会更有号召力,能更好激发球员们的能量。”
“赛季结束之后我们会重新寻找新的主帅。”
翻译:他认为当前掘金队遇到的问题马龙要负很大责任,掘金理应打出比当下好得多的成绩。在这个时刻炒掉马龙等同于给球队打一针强心针,然后他嘴上说着很相信助理教练,其实并不相信,因为他也压根没想过把大卫·阿德尔曼转正。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两个重要的信息:克伦克对马龙一直有很大意见;克伦克对掘金的认知有很大问题。第一个问题是第二个问题的延伸。有关掘金当下究竟是什么水平的球队,我在上周有关威少的推送中已经讲得很明白了,但很显然,克伦克和我的认知不一样。也同样因为克伦克认为掘金当下的阵容依然很强,所以他才会觉得马龙带队的情况不好。我们可以想见,克伦克有这样的认知,和布斯给老板打的报告关系很大。
所以我看到了网上有一种解释叫布斯和马龙内斗伤害球队,让掘金老板克伦克不厌其烦,于是让他们俩都滚蛋了,这种事情在历史上不是没有先例:“虽然明珠确实罪大恶极,但是你索额图也不是什么好东西。你们两个我都不想看到了,都除去吧。”此事在《NBA史记·斯隆世家》中亦有记载。
有的朋友还有第二种解释,总经理是老板的人,他代表老板的意志。主教练和总经理斗,其实就是违背老板的意志。在办公室政治里,一个岳飞能力再强,他和完颜构不是一条心那最后终究也只能走向风波庭。这种解释虽然未必符合事实,但是符合办公室政治和厚黑学,所以非常有市场。
但这一切首先都建立在一个事实上,那就是马龙和布斯真在内斗。
我们没必要听什么就信什么,应该有点自己的思考。马龙和布斯内斗的事实依据在哪?你可以回头看看那些媒体对马龙的指摘,包括“用了威斯布鲁克不用皮克特”、“宁可用小乔丹也不用纳吉”、“经常抱怨球队年轻球员顶不上来”。
但凡看多一点本赛季掘金队的比赛,你就会意识到,这能也叫内斗吗?这最多只能算“说实话”。如果说马龙只是“爱用老将”,那为什么拿着迷你中产的老将萨里奇在掘金打不上球?如果说马龙为了让布斯难堪不给他选的年轻人机会,为什么年轻人布劳恩本赛季的总出场时间排在掘金队内第一?退一万步说,你问马龙为什么要用威少,马龙就不能问问你,为什么你只能给他弄来威少?
马龙的逻辑很简单,能打的人他都会用,没上的人就是确实打不了。皮克特、斯特劳瑟、纳吉、泰森,这些人就是单纯的能力不行,在联盟里任何季后赛水平球队里都很难进稳定轮换,这和“内斗”八竿子打不着。
我举个可能不太恰当的例子,汜水关之战里袁术不给孙坚运粮,孙坚打了败仗回去质问袁术,这能叫内斗吗?这不就是合理的问责吗?把这种问责粉饰为内斗,无非是一种把水搅浑的手段。
为什么要把水搅浑?当然是为了给管理层粉饰太平。
当然了,斗了也好,没斗也罢。克伦克才是球队的老板,老板有权按自己的喜好来操作球队。NBA有一些觉得自己懂篮球、所以会参与球队运营的老板,他们当中有些干得很烂(比如伊什比亚),有些干得不错(比如马克·库班和珍妮·巴斯)。但其实懂球并不是当老板的硬指标,不过这一切有个前提,那就是你当一个甩手掌柜,把决策的权力下放到你所信任的、合适的人手里,就像格罗斯贝克对史蒂文斯做的那样。
约什·克伦克他爹斯坦·克伦克在大多数时候看起来像第二种老板,但约什·克伦克不是,如果你看过最近亚马逊给阿森纳拍的那些纪录片,你会对他在荧幕前表露出来的那些在球队管理中的杀伐果断印象深刻。这一点在2013年当老克伦克把这支球队送给他的时候就有所体现——他仿佛一个刚刚拿到新玩具的孩子,一脚就踹飞了年度最佳教练乔治·卡尔和年度最佳总经理马赛·乌杰里。
小克伦克既然如此爱惜羽毛,那马龙天天在媒体面前抱怨无益于在打他的脸:如果这位老板钦点的总经理真是庸才,重用这名总经理的老板是否也至少先占了一个识人不明?
与此同时,马龙还存在功高震主的可能性。在公牛王朝的故事里,我们看到了菲尔·杰克逊领导球队和莱茵斯多夫与杰里·克劳斯对抗,而综合马龙的性格、他对约基奇的影响力、他在丹佛掘金这支球队中的声望和成就,他也完全存在这种可能性。克伦克当然不想看到这样的情况。再加上马龙天天给他上眼药,一怒之下说斩也就斩了。
随着世界环境的变动,NBA球队对成功如今似乎有着不同的标准。我们一贯认为倘若你有机会花7000万的年薪留住当打之年的联盟前五球员是你的福分,但很明显帕特里克·杜蒙特并不这么想。球迷有球迷的视角,而老板有老板的视角,在老板视角里,功勋主教练也不过是“讨厌的、可替代的员工”。
至于宣布和布斯不续约,无非是“借汝人头一用”的现代版本。布斯这种“五年三冠”、“不用引援靠培养新秀构建王朝”的逻辑但凡是对NBA有一定了解的正常人都不可能信,难道克伦克是傻子吗?当然不是,他只是单纯地想省钱,所以他批准了布斯去执行他的计划,不用续约布鲁斯·布朗,不用留下考德威尔-波普,最强之人(布劳恩)已在阵中,皮克特早已证明自己,钱查尔复出相当于一笔补强,这一套话术阿森纳球迷熟悉吗?熟悉就对了,反正老板都是同一个人。
现在看起来布斯的计划失败了,那布斯走人就行了。接下来高额奢侈税也省了,输球的锅也有人背了,讨人厌的主教练也走了,一石三鸟,克伦克,大赢特赢!
至于你说马龙走了以后万一掘金战绩跳水怎么办?那岂不是刚好方便推进第二轮重建吗?对穆雷、小波特和戈登感兴趣的球队,现在就可以过来排队拿号了,有约基奇球队的战绩总归差不到哪儿去的。至于约基奇的巅峰是否会因此被耽误了,球队未来是否还能争冠,那又关我克伦克什么事呢?你一个塞尔维亚人算哪根葱,小黑子不满意你现在去打听打听,在欧洲,在英国,在伦敦要提起我们克伦克家族,那都是满满的敬畏!